烏茲別克斯坦高等和中等教育部部長不久前要求全國高校全面取消政治學課,并封存所有政治學圖書,理由是:高校政治學課與其他課程重復,沒有系統的研究方法,教材全部從西方引進,沒有烏茲別克學術話語。
這顯然不僅僅是加強高校宣傳工作的具體舉措,更體現烏治理模式的轉變:
第一,徹底放棄西方政治理論和民主模式,加強意識形態管理。1991年獨立之初,在民族情緒高漲的背景下,烏曾全面引進西方政治學理論和教材,希望藉此依據構建新型烏茲別克民主政治。但是,西方民主模式和以土耳其為代表的現代突厥國家模式在烏的實踐均告失敗。西方價值觀在學術精英中的傳播與政治精英的治理理念矛盾日益凸顯。
第二,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呼吁烏構建本國政治學理論體系。獨立24年來,烏摸索出符合本國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的“烏茲別克斯坦模式”。烏總統卡里莫夫今年3月再度連任,對內經濟建設和民族團結,對外發展多向度外交都要求烏全面打造具有本國特色的政治學理論體系。
第三,國際局勢發展深刻影響烏國內治理。烏茲別克斯坦脫胎于蘇聯,現政權均具有明顯的權威主義性質。去年以來,烏克蘭危機持續發酵,烏領導人看到了所謂西方政治學理論指導下的國家治理走向動亂的現實例子,因此大力加強政治管制和政治宣傳。
烏取消政治學課事件是否還會發酵或產生溢出效應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是大國博弈的對象。烏在中亞五國中始終采取相對獨立的立場,是我國的重要戰略伙伴。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學者)
(來源:環球網 http://tthz.huanqiu.com/viewTouTiao.html?newId=6839736&f=jrtt&tt_from=weixin&tt_group_id=6195649281221558530&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