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白俄羅斯民族初探
發布時間: 2012-08-22 瀏覽次數: 1847

李允華 來源:《歐洲》1999年第3期
 

  內容提要:1996、1997年,白俄羅斯先后與俄羅斯組成共同體和結成聯盟,頗為引人注目。在蘇聯解體后,白俄羅斯獨立之后又率先在獨聯體中與俄羅斯建立進一步聯合和統一的關系,其原因何在,本文對白俄羅斯的國家歷史、民族情況作了介紹分析。

  關鍵詞:白俄羅斯;歷史與現狀;民族關系

  分類號:D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789(1999)03-0059-63

  白俄羅斯地處東、西歐要津和歐亞大陸橋必經要沖,在歐洲政治、經濟、軍事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獨聯體中經濟實力地位僅次于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的第四大國,也是在歐洲諸國中面積相當于英國的大國。白俄羅斯在1996年和1997年先后與俄組成共同體和結成聯盟,頗引世界矚目。

一、國家概況與特點

  白俄羅斯是內陸國,其東部與俄羅斯接壤,南部與烏克蘭毗鄰,西連波蘭,西北鄰立陶宛,北界拉脫維亞。白國土面積為20.76萬平方公里,境內多河流湖泊,有“萬湖之國”的美譽。

  1991年8月白俄羅斯獨立后頭3年,政體為議會制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為國家元首。1994年3月頒布的新憲法規定,國體是“統一、民主、法制的共和國”。政體由議會制改為實行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和執行機關首腦、武裝力量統帥,國 家在政治上實行立法權、執行權和司法權三權分立制度[1]。同年7月,經全民選舉,盧卡申科任獨立后首任總統。1997年11月經全民公決修憲,修憲后由一院制改為兩院制。新議會稱國民大會,由上下兩院組成。上院為共和國院(地區代表院),由58名議員組成,下院為眾議院,由110名議會員組成。立法權以眾議院為主。政府為內閣制。

  白俄羅斯在經濟上實行“循序漸進地”向市場經濟過渡和轉軌的改革政策,其轉軌方式、速度和目標與俄不同,轉軌方式屬漸進式而非俄、波那種激進休克式。由于實行經改時“注重對人民的社會保障”,對“改革進程實行控制”,轉軌速度相對較慢,其經改目標是最終要建立“社會市場經濟”。從獨立后8年(1991—1998年)經濟發展情況看,雖然從總體上說,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各國一樣,由于受蘇聯解體后各國傳統經濟聯系中斷的嚴重影響,白經濟也進入滑坡衰退的困難時期,但其經濟總的發展情況比俄羅斯、烏克蘭等獨聯體多數國家要好,獨立頭3年(1991—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只分別下降1.2%、9.6%和7.6%,3年年平均下降6.13%,大大低于同期獨聯體11.5%的年平均下降水平。1994和1995年經濟降幅升至兩位數,分別下降12.6%和10%。但從1996年開始,在同俄結盟后,經濟止跌復增,這年經濟獲2.6%的增長,官方稱“發生轉折性變化”。1997年經濟增幅躍為兩位數,增長率達11%[2],甚為引人注目。1998年經濟繼續保持穩步大幅度增長的良好勢頭,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2.5%,增幅超過上年[3]。該國屬獨聯體中工農業皆較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地位在獨聯體中僅次于俄、烏、哈3國,居第四位。獨立時經濟主要特點是:(1)經濟以機器制造和加工業發展見長,曾享有蘇聯“總裝配車間”之稱。(2)科技和勞動力素質水平較高,交通運輸通訊較發達,基礎設施良好,具有發 展國民經濟的良好條件。(3)資源雖較豐富,但能源和部分原料不能滿足巨大加工業生產的需要,能源和外貿嚴重依賴于俄。(4)獨立時經濟結構不合理,比例失調,甲類(生產資料生產)和乙類(消費資料生產)之比為7∶3,而且工業中軍工占55%,過于畸形。獨立后該國努力進行調整,使之逐步趨于合理。1997年白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如下:國內生產總值為351萬億白盧布,比上年增長1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440萬白盧布;本國貨幣——白俄羅斯盧布與美元的匯率為30740∶1(1997年底);消費價格指數增長63.8%,月均通貨膨脹率為4.2%,失業率為2.8%[4]。

  1997年12月全國人口1020.3萬,在獨聯體各國中居第五位。人口構成特點是,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城鄉人口之比為68.2∶31.8,男女之比為47∶53。居民多屬東斯拉夫人,主體民族是白俄羅斯人,占全國人口的78%。此外還有俄羅斯人、波蘭人、烏克蘭人、猶太人等約80個民族。獨立后國語為白俄羅斯語,俄語為族際通用語(1997年修憲后,俄語與白俄羅斯語并列為國語)。全國約92%的居民信奉東正教,西部和西北部一些地區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并教派。

二、白俄羅斯簡史

  現代白俄羅斯人是白俄羅斯土著民 族。因古代白俄羅斯人是金發、灰眼、膚色白皙,喜穿白色衣服的種族,從而民族取名白俄羅斯人,國家取名于民族的名稱。公元前第一個1000年白俄羅斯境內出現階級社會。公元前10世紀前半期,白俄羅斯土地及毗鄰地區形成東斯拉夫部族,成為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公元9至11世紀,白俄羅斯大部分領土并入基輔羅斯。后來基輔羅斯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公國。12世紀,在白俄羅斯版圖上建立了波洛茨克、圖羅夫—平斯克等封建公國。從14世紀起,白俄羅斯被立陶宛大公國兼并。14世紀初,立陶宛與波蘭聯合,建立波蘭立陶宛王國,從1595年起白俄羅斯隸屬波蘭立陶宛王國。16世紀,白俄羅斯民族和語言形成。18世紀中葉,白俄羅斯掀起反抗封建貴族和天主教勢力的農民運動浪潮。1740—1744年,克里契夫地區爆發了由瓦希拉領導的最大一次農民和城市貧民起義。18世紀后期波蘭被瓜分后,白俄羅斯被俄羅斯帝國兼并。19世紀下半葉的農民起義推動了白俄羅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出現了第一批社會民主黨小組。白俄羅斯人民參加了1905至1907年的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白俄羅斯西部于1915年被德國軍隊占領。1917年10月至11月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8年11月幾乎整個白俄羅斯都被德國侵占。二戰結束后,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9年2至8月成立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9至1920年被波蘭資產階級軍隊占領。根據1921年簽訂的里加條約,白俄羅斯歸屬波蘭。1922年12月30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1939年11月西白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重新合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白俄羅斯被德國法西斯軍隊侵占。白俄羅斯人民奮起反抗法西斯侵略 者,有1255個游擊支隊和小組(37.4萬人)進行抗敵活動。這次戰爭中共犧牲了220多萬白俄羅斯人。1944年7月蘇聯軍隊解放了白俄羅斯。戰后,白俄羅斯成為聯合國成員國,并是創始國之一。

  1990年7月27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蘇聯“8.19”事件后,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于8月25日通過國家獨立法,宣布白俄羅斯正式獨立。9月19日,將國名“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獨立后國慶原定為7月27日,盧卡申科當政后于1997年下令廢除此國慶節(早期白俄羅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國慶),確認7月3日(白俄羅斯擺脫德國法西斯統治紀念日)為獨立日(國慶節)。1991年12月8日,白與俄羅斯、烏克蘭簽署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亦稱“別洛韋日協議”),此協議宣布蘇聯不復存在。12月21日,白和俄、烏、哈等原蘇聯11國首腦在阿拉木圖簽訂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以創始國身份加入獨聯體。獨聯體協調機關設在白首都明斯克。1996年4月20日白俄羅斯同俄羅斯結成共同體,翌年4月2日同俄組成《俄白聯盟》。

  1991年獨立前白俄羅斯人是原蘇聯中僅次于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烏茲別克人和哈薩克人的第五大民族。根據1970年蘇聯人口普查,全蘇白俄羅斯人口為900萬。據白官方資料,1996年白俄羅斯全國人口為1030萬,其中白俄羅斯人為803.4萬,占78%。其次是俄羅斯人(占13%),波蘭人(占4%),烏克蘭人(占2.4%),猶太人(占1%)。

三、民族狀況及白俄聯盟走統一道路的原因

  縱觀白俄羅斯歷史,可以看出,白俄羅斯土著民族在幾千年發展中與長期在白土生土長和繁衍生息的部分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波蘭人等其他少數民族之間有密切地融合和混合的過程。1991年8月白俄羅斯獨立時是個有80多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獨立后白俄羅斯奉行不排外、平等和團結的民族政策并明文載入獨立后頒布 的新憲法。憲法第16條指出,“一切民族、宗教和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憲法強調“公民團結”。對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憲法第14條規定,“國家依據法律面前平等的原則,調整社會共同體、民族共同體以及其他共同體之間的關系,尊重它們各自的權力和利益?!盵5]鑒于白俄羅斯獨立時約有300萬白俄羅斯人住在自己共和國之外,為此獨立后白俄羅斯憲法第10條特別規定,“保障白俄羅斯共和國公民,無論是在白俄羅斯共和國境內,還是在境外,都受到國家的保護和庇護”[6]。

  正是由于白俄羅斯奉行民族平等和團結的正確民族政策,獨立后白俄羅斯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關系一直較和諧,迄今未產生別國那樣尖銳的民族矛盾。這也是該國獨立以來國內社會政治局勢一直能保護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白俄羅斯政府清楚地認識到,“只有靠公民和睦和民族和諧才能實現白俄羅斯的建國思想”。

  現將白國內主要少數民族狀況介紹如下。

  (1)俄羅斯人 幾乎遍布白俄羅斯6個州,主要分布在該國東部的莫吉廖夫州、戈梅利州和中部的明斯克州,是白俄羅斯國內僅次于白俄羅斯人的第二大民族,為白俄羅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白俄羅斯獨立前,其境內的俄羅斯人不斷增長,在白俄羅斯總人口中占的比重,由1959年的8.2%、1970年的10.4%上升到1990年的13.2%(1990年俄羅斯人為135.3萬)。

  白俄羅斯獨立后,俄羅斯人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由1991年的13.2%降為1997年的13%(1991年俄羅斯人為132.6萬),僅下降0.2%,仍居白全國人口中的第二位[7]。由于俄羅斯人歷史上與白俄羅斯人十分密切,他們有共同的祖先(同屬東斯拉夫族)、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都信奉東正教),在語言、文化、習俗等諸多方面相似或相近,因而兩者之間關系密不可分。

  (2)波蘭人 主要分布在與波蘭接壤的白俄羅斯西部的布列斯特州和格羅德諾州,是白俄羅斯的第三大民族,第二大少數民族。據人口普查統計資料顯示,1959年白俄羅斯國內的波蘭人所占的比重為6.7%,1970年和1990年波蘭人占的比重分別降為4.3%和4.1%(1990年波蘭人為42萬)。白俄羅斯獨立后,1992年波蘭人所占比重繼續下降,降為3.9%,到1997年這一比重有所提高,為4%,波蘭人數為40.8萬人[8]。波蘭人主要信奉天主教。

  (3)烏克蘭人 主要分布在白俄羅斯南部地區,是白俄羅斯第三大少數民族,僅次于俄羅斯人和波蘭人。據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獨立前白俄羅斯國內的烏克蘭人不斷增長。1990年白國內的烏克蘭人數為29.7萬,占白俄羅斯全國人口的比重由1959年的1.7%,1970年的2.1%上升到2.9%。白俄羅斯獨立后烏克蘭人數及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1997年白國內烏克蘭人為24.5萬(比1990年減少5.2萬),占白全國人口的比重降為2.4% (下降0.5%)[9]。由于烏克蘭人與白俄羅斯人在民族屬性上相同(同屬斯拉夫族東支),宗教相同(都信奉東正教),在種族、宗教、文化、習俗等諸多方面相同或相近,有深遠的淵源,所以他們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

  (4)猶太人 是白俄羅斯居第四位的少數民族,散居分布在白俄羅斯全國各地。

  1959年猶太人占白俄羅斯全國人口的1.9%,1970年和1990年降為1.6%和1.1%(1990年猶太人為11.2萬)。據白俄羅斯官方公布,1997年猶太人10.203萬,占全國人口的1%[10]。70年代以來,白俄羅斯國內猶太人大大減少的原因是由于猶太人向國外,主要向以色列大量移民之故。由于白國內猶太人為數不多,故而他們在白國內的地位遠不及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猶太人在宗教上信奉猶太教。至于白國內的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其他少數民族,因人數很少,在此就不逐一細述。

  正是由于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人在歷史上深有淵源,在種族、宗教、文化、語言等各方面都相同或相近,白俄羅斯獨立后,特別是1994年盧卡申科總統當政后突出強調,白俄羅斯外交“最優先方面是同俄羅斯聯合”。1996年4月20日白、俄兩國結成共同體,一年后雙方在1997年4月2日又把共同體升格,結成《俄白聯盟》[11]。俄總統葉利欽稱此聯盟打開了兩國通向“真正一體化的道路”,是比共同體“更加緊密、更加團結的國家實體”,是目前獨聯體一體化的“最高模式”,是“兩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家普遍認為,事隔5年多,當初簽定“別洛韋日協定”宣告蘇聯解體中的3個成員中的2個又走上聯盟道路,“令世界矚目”。關于俄白聯盟的作用和影響,其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對俄來說,同白建立聯盟具有戰略意義。在政治和軍事上是俄對付咄咄逼人的北約東擴和加強獨聯體的一個重要戰略步驟。因白地處俄的西大門,與白聯盟后俄軍和武器裝備可直接部署到白境內。這就可在相當程度上減緩北約東擴給俄造成的軍事和心理壓力,既有利于俄維護自身安全利益,也有助于俄增強在獨聯體中的核心主導地位。在經濟上,由于白地扼俄通向東、西歐的交通要津,特別是俄所鋪設通向德國長達6000公里的天然氣和石油管道的必經之地,因而同白聯盟對俄經濟戰略利益至關重要。第二,對白來說,也是一舉數得,在經濟和軍事上通過聯盟,既可確保其自身安全利益,又可提高在獨聯體中的地位,特別是經濟意義更為重要,因白在能源和外貿上嚴重依賴于俄,有俄提供能源、原料保障和支援,這無疑有利白經濟的發展。

  第三,對獨聯體而言,俄白聯盟無疑“加強了獨聯體一體化”。俄白聯盟今后發展方向是實現國家統一,對此,兩國官方都直言不諱。俄國家杜馬在聯盟條約簽訂后發表的聲明明確說,俄白聯盟下一步目標是建立聯邦,“恢復國家的統一”,統一后的國家稱《俄羅斯—白俄羅斯聯邦》。白總統盧卡申科和外交安東諾夫也說,兩國下一步目標是建立一個“聯邦制國家”,“兩國人民遲早要生活在同一個家庭”。而俄白實行統一具有廣泛的基礎和條件。正是因兩國在民族、宗教、文化、語言等諸多方面相同或相近,存在千絲萬縷割不斷的密切聯系。同時在政治、軍事和經濟等各方面雙方互有需求,以及兩國約有80%以上居民贊同生活在同一國家。所以,對白俄羅斯人來說,與俄統一就象“回家”那樣理所當然。

  作者簡介:李允華(193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通訊地址:100007 北京張自忠路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

  收稿日期:1999-01-05

  責任編輯:沈雁南

  注釋:

  [1]《白俄羅斯共和國憲法》,刊《蘇維埃白俄羅斯報》1994年3月30日。

  [2]白俄羅斯國家統計局1998年2月公布的統計數字。

  [3]盧卡申科總統1998年7月31日講話。

  [4]白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97年白俄羅斯共和國社會經濟情況公報》。

  [5]《白俄羅斯共和國憲法》,刊《蘇維埃白俄羅斯報》1994年3月30日。

  [6]同上。

  [7]白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97年統計資料。

  [8]同上。

  [9]白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97年統計資料。

  [10]同上。

  [11]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997年4月2日電。

(轉載自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網站)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观看_野花视频日本社区免费_国产乱对白刺激视频_又大又大粗又长又硬又爽
辽宁省| 禹城市| 高雄县| 台前县| 白沙| 醴陵市| 曲阜市| 堆龙德庆县| 辽宁省| 宽甸| 佛冈县| 嘉荫县| 苗栗市| 内丘县| 冕宁县| 开平市| 峡江县| 永靖县| 曲阳县| 临夏县| 泰宁县| 托克托县| 保德县| 东光县| 万宁市| 正定县| 汪清县| 耒阳市| 平利县| 本溪市| 阿尔山市| 莱芜市| 常州市| 青神县| 元谋县| 黄梅县| 南宁市| 延边| 义乌市| 公主岭市| 广南县|